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Life #Article #Chrome

⌨️光标迷之移动的从排查到解决

🦠 症状

最近经常会遇到一个很迷的情况,具体的问题是当我使用 macOS 打开浏览器,在一些需要输入文字的文本框输入时,光标总会自动跳到文本框首字处。如果是从零开始的空白编辑倒也还好,但我经常会编辑文本框中已经有文字的内容。我不能从我选中的地方开始写,每次定位光标之后,光标都会跳到内容首字处,重复做3、4次之后才能消失。

💉 问题排查

排查思路:首先我发现这个情况只发生于浏览器页面中的文本输入框,那么影响到这个层面的因素应该有【输入法】、【浏览器】、【其他全局软件】这几个因素,需要逐一排查。

1. 输入法

其实我最怀疑的就是输入法,因为我这段时间一直在使用微信输入法。所以,我在系统设置里先禁用了微信输入法(并不是卸载),然后添加了系统默认的简体中文输入法。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所以,问题大概不出在输入法上。

2. 浏览器

首先我是用的 Arc 浏览器,我换成了 Safari 。测试后发现同一个页面的文本输入框在 Safari 中完全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如果是浏览器外的系统级别【全局软件】应该不会在 Safari 上不起效,因此,初步断定是在 Arc 浏览器中有问题。

但是我早在一年前使用 Arc 浏览器的时候貌似还没有这么难缠的问题,我又开始怀疑是不是我浏览器中的扩展程序引起了这个问题。逐一将扩展程序关闭后尝试刷新带有文字输入框的网页,大概持续了10分钟,排查到了一个叫做「简体繁体拼音广东话转换 Simplified/Traditional Chinese」的扩展程序,在关闭它后,问题得以解决。

3. 其他全局软件

其实排查到第二步就已经解决问题了,假设没有解决,也就是浏览器不是诱因,来到第三步我先预设一下我会如何做。这里就需要排查一下浏览器之外的软件,这种软件通常还要对浏览网页或者鼠标和键盘输入有一定辅助的软件,不然也不会影响网页文本框的光标了,想到这里我能联想到的无非就是广告拦截软件、截图/录屏软件、可以向浏览器页面注入和修改 JS/CSS 代码的软件(如 Userscripts 和 Stylish 这类软件)、密码管理软件等。

🔚 小结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最少 3 个月的时间了,甚至可能更长,因为我之前并没有频繁的在网页中进行写作。一开始我其实是比较想要摆烂的,不想要兴师动众的去排查,甚至寄希望于世哪些软件的 Bug,等他们自己升级后解决。但是终于在最近我有点受不了了,还是需要自己行动起来才能解决问题。希望这个可以帮到有同样问题的朋友,或者排查问题的思路可以让部分朋友受益。
#Life #Music #Video

🎵 周一了,需要办公的沉浸 BGM 么?

🍎 Apple TV 大火的《人生切割术》剧集以其精妙的剧情设计闻名,其实剧中的 OST 也很经典。

🎶 这则视频就是 ODESZA 重新将 《人生切割术》中的原声音乐进行了重新编曲,制作成了一个适合长时间沉浸式收听的版本。本身单个音频有 32 分钟,这则 Youtube 视频则将其多次循环,长达 8 小时。时长非常满足打工人

📺 点击前往收听
#Life #GitHub #App

🎶 音乐分享三两事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个非常现实的场景:我在音乐流媒体平台中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顺手分享等着我的朋友们。朋友们要么是打开发现需要会员才能听,要么他需要记住歌名,然后手动在自己日常使用的流媒体平台中查找。如果再惨一点,搜索过后,他使用的平台可能并没有这首歌的版权。今天正好聊聊可以方便在不同音乐流媒体平台中搜索同一首歌的服务。

🎵 idonthavespotifyWeb

如其名,他是给 Spotify 使用者向外分享歌曲使用的,可以直接分享 Spotify 的歌曲链接,服务会自动查找 Tidal、YouTube Music、Apple Music、Deezer、SoundCloud的歌曲并支持试听和复制歌曲链接,反之亦可。

该项目在 Github 中开源,并提供 Web 服务和 Raycast 插件。

🎵 Song.Link/OdesliWeb

Songlink/Odesli 这个项目提供较 idonthavespotify 更多的音乐流媒体平台查找,并支持播客搜索。并且它还支持 Embed 嵌入代码,可以嵌入到网站和博客中。

🎵 SongLinkrApp

SongLinkr 是一款 iOS App,SongLinkr利用Song.Link API来搜索结果,平台包含了 Spotify、Apple Music、YouTube Music、Soundcloud、Deezer等。

🎵 SongLinkApp

以上介绍的服务都偏向于生活在国外,或者主力听非国语歌的朋友。如果你的配有还在使用 QQ 音乐、网易云等国内的音乐流媒体服务,这时候更推荐使用 SongLink App,输入歌名后可以同步搜索 QQ 音乐、Apple Music、网易云音乐、豆瓣 FM、酷狗等服务,更适合国内宝宝。

💬 虽然但是,还是做不到一键分享到群里直接根据不同用户跳转自己心仪音乐流媒体服务的体验,不过,聊胜于无,关键还是要折腾。
#Photos #Life #buybuybuy

📷 记一次 2024 年摄影集制作历程:宝宝龙,我爱我的车

有了 去年 制作相册的经验,今年 12 月我就跃跃欲试。只是没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摄影永远在继续,所以急不来。在一月大病初愈的这些日子里,我终于挑选了能够代表自己 24 年的 350 张照片,并且把它们装进了相册

🛒 方案选择

和去年一样,今年我依旧选择了富士的方案,大家可以移步去年的帖子查看细节。总体来讲,富士彩印给我的印象很好,印刷速度很快、售后也较为负责

不过今年价格有所上涨,去年的价格是 220元 / 200 张 6 寸照片,今年价格是 127元 / 100 张 6 寸照片。官方也取消了 200 张的套餐,只能 100 张一买。我咨询过家里有打印机的朋友,相比来讲目前富士的单张价格依然是有优势的,也就不计较太多了

由于 24 年拍了太多照片,今年提高了相册容量的上限,从去年的 230 张到今年的 350 张,因此我需要一个更大的相册。最终还是选择了去年的相册品牌 NCL 下面的 500 张 6 寸插袋式相册本,每一页可以插入 3 张横拍照片 + 2 张竖拍照片

我还仔细统计了今年精选照片的横竖比,大约是 5:2,有些可惜没有接近于 3:2,这意味着有十几页只有横拍照没有竖拍照了

💡 定制流程与变通

① 在淘宝富士官方冲印店下单(其他平台也可)
② 根据订单号进入官网进行照片定制
③ 上传照片并进行编辑(裁切等)
④ 提交设计并交由工厂印刷、快递发出

本以为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会做得更好。没想到按照顺序在 Finder 里面建立文件夹排列好之后,在上传的时候发现预览框里面的顺序全乱了,怎么排序也弄不好,macOS 最无用的一次

后来索性直接不管排序了,先把 350 张照片上传印刷,拿回来再排序。事实证明这样很有效,你可以多线程上传,塞满 100 + 100 + 100 + 50 的套餐。对于那些大小超限的照片,最后通过按钮一键筛选后统一处理,重新上传

简单归纳一下今年的变通:

① 不再排序,反正上传失败也会干扰顺序
② 多线程上传,省时高效
③ 上传失败照片,统一筛选处理

花了一小个上午完成了这件事,没想到下午工厂就已经打印完毕送顺丰了,赞美自动化工厂

😹 美丽的误会

还记得去年发现工厂给我漏印了两张照片,自己感到十分不快,最终要求补印。今年在等待照片寄过来的时间里,又翻看起了去年的相册。结果看到喜爱的照片拿出来端详的时候,发现它后面还粘着另一张照片

又气又好笑,自己连数照片都捻不开了,在银行干肯定会被辞退吧。突然感觉去年富士真的太好了,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还要忍受我的无理取闹,给我免费印了两张照片。对不起富士!

没有选择精美礼盒的包装,快递寄过来的时候就是一个信封,好在没有遇到弯折的情况。照片拿到手,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数了一下张数,最后发现丝毫不差、如释重负

📦 归档 2024

看着文件夹中照片的排序,把数字照片和胶片照片一张张往相册里面装,我花了 3 个小时才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在归档的过程中,我意识到 24 年不仅是「丰盛」的一年,自己的记性也越来越差了

如果不是之前在电脑排列好了时间轴,我很难相信某些事情是发生在某月或者某个季节的。这一年有太多的旅行、看了太多的演出、拜访了许多城市,彻底搞乱了我脑子里面的时间线,只能通过照片来辅助回忆了

在去年的年度文章中,我提到:相信「记录」的力量,24 年的这本相册就是最好的例子。或许有一天我们的记忆都会模糊,或许将来我们不再拿起相机,或许从某个时刻起我们会忘了摇滚乐。但每当找出相册,细细翻阅,曾经珍视的一切就会毫无保留地重新奔向自己,那是我们认真活过的证明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Life #App

🗺️ 来绘制一张属于你自己的地图 —— Placify

🩵 生活不仅仅是直线 —— 它是一系列时刻、里程碑和与你去过的地方相关的记忆,Placify 就是一个致力于帮你汇总、记录、重温并分享这些你生活中的片段。

💁 刚开始使用 Placify 你肯定会认为它是一个地图应用,没错,它确实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的衍生服务,但我个人认为对于它的定义和使用场景有更多:

写有锚点的日记:用照片、笔记和回忆标记定义你的地方,记录生活;
作为回忆和收藏夹:标记属于自己重要意义的地点和时刻,以便于后续重温你的标记地点之旅;
作为出行的路线规划:设计旅行行程,并通过精选路线和 POI (Place of Interest)探索每个细节;
分享:将你的旅行变成漂亮的海报或方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时刻;

💗 我很喜欢 Placify 的相关设计,尤其是官网里的「自我介绍」:
「生命中最美之物,并非仅是物件,而是人、地点、回忆、与画面。」

是的,我们去到的任何一个有趣的地点,我们都会拍照,也许 Placify 是另一种基于照片、地点、故事的串联,让我们能够更加方便和乐于去记录生命的足迹。
 
 
Back to Top